浩杰头条浩杰头条

上海首届沪剧月今天开幕 10家民营院团10部原创大戏集中上演

原标题:上海首届沪剧月今天开幕 10家民营院团10部原创大戏集中上演

东方网8月18日消息:今天,上海首届九棵树艺术中心将迎来勤苑沪剧团的沪剧《银杏树下》,由此,月今院团演娇宠奴儿:傅先生,轻点!上海首届沪剧月也拉开帷幕。天开从8月18日至9月20日,幕家民营上海10家民营沪剧院团所创作的部原10部原创大戏,将集中演出一个月。戏集

《银杏树下》剧照 官方图

《银杏树下》通过“美丽乡村”建设中最艰巨的中上整治违章工作,唱响一曲“绿水青山就是上海首届金山银山”的乡村振兴田园交响曲。在首演前一天,沪剧娇宠奴儿:傅先生,轻点!主演、月今院团演勤苑沪剧团团长王勤还在和编剧讨论剧中插秧细节,天开“《银杏树下》演的幕家民营是老百姓生活,如果不够真实,部原被观众发现,戏集这不就成了笑话吗?”

新东苑沪剧团的演出剧目是《玉兰花开》,该剧以一群九零后年轻护士为主线,讲述了2020年冬春之际抗击新冠疫情大会战中上海援鄂医疗队那些感人的故事。故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,他们专门请了援鄂医务人员来交流,“为了方便唱念,我们把固定在脸颊的麦克风换到额头,特地挑选网式硬质口罩,护目镜只留镜框。演员们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。”团长沈慧琴表示,她给团队定下目标,每年推出一部小戏,每两年推出一部大戏。

《华家儿女》剧照 官方图

“沪剧月提供平台,让好的团队、演员找到方向与归属感,为更多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。”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表示,沪剧月也是为民营院团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,不仅要推动沪剧艺术质量发展,还要让沪剧作为上海的代表性剧种,在这个平台上延续下去。“通过组织沪剧月活动,将更进一步助推保护传承沪剧的艺术活动,同时,也进一步加强培育沪剧艺术新秀的工作力度。”

剧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调查显示,沪剧团数量、演出场次居上海各类民营院团之首,加之活跃在基层社区的一大批沪剧演唱队、沪剧社团,成为市场生力军。陆军、喻荣军、刘业雄、周小倩、汝金山、徐伯涛等一批著名编剧、导演、作曲家都在为民营沪剧院团创作。民营沪剧团通过自身演出也涌现了一批优秀演员,他们形成各个沪剧团的稳定班底和表演特色,摆脱流派唱腔翻唱的束缚,通过原创新编沪剧作品,既传承发展申曲的一腔一调、一招一式,也把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美好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给观众。

《华亭孟姜》剧照 官方图

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两部剧作,在沪剧月的演出中,几乎每个剧目都是观众所熟悉或感兴趣的故事:

沪剧《心归何处》以小见大,通过一个母亲面对自杀倾向的孩子所表达的深沉、痛苦的爱,以真挚的情感来讨论爱与生死;新编沪剧《华亭孟姜》根据发源于古华亭(松江)民间世代流传的孟姜女说唱版本,通过“见才钟情、送夫筑城、相思寻夫、生死相会”等以新编创作面貌展现在舞台上;沪剧《桃花红了》通过三十年的两次大洪水给一户普通人家带来的遭遇,反映了人间的真善美;沪剧《华家儿女》以上海华漕三兄弟的妻子抗日事迹为素材,再现抗战巾帼悲歌;沪剧《人间自有真情在》以一件沉积多年的悬案为背景,展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恩恩怨怨;沪剧《板桥霜》描写了从抗战到解放后沪郊乡村梅嫂一段托孤养育的深情故事;《相约梅家弄》反映了梅陇地区三位女性投身20年代大革命追求革命理想的传奇故事;沪剧《口碑》围绕清云河整治、尊法护法等矛盾展开剧情,最终还给了乡村一片绿水青山。

在上海国际化都市进程中,新兴文化娱乐样式层出不穷,如何在时代变化中保护我们自己的国粹瑰宝,让我们本土的戏曲文化跟上时代繁荣发展?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、文慧沪剧团团王慧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:“只要大家一起不断努力,打破狭隘的思想观念,共同追求沪剧的传承和创新,沪剧事业一定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”。(王永娟)

赞(64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>浩杰头条 » 上海首届沪剧月今天开幕 10家民营院团10部原创大戏集中上演